" X7 r$ `9 i* B6 T 第三节 指导思想4 Q( E/ v& N9 L2 P
9 h9 ^ [2 Z( G6 M+ A' t# l# f
第四节 基本要求9 ^! d" f* h' O8 N& s, U1 V
8 m2 m [4 R U+ p 第五节 主要目标5 Z9 x3 n& K3 S4 c
1 i+ C. D( {7 z: l- S G 第二章 大力发展现代工业( t3 q: L% e% R( c
$ C8 K8 s1 U/ L! I5 g
第一节 发展壮大千亿元产业$ ]: m1 X; ~$ l$ q% `, M% d: V) `
9 ?% N+ l* g8 ^& `
第二节 提升工业整体素质1 V7 B. G" V- X2 H* k. n
0 A. \8 F# V5 _/ i9 c 第三节 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1 B- Y8 T/ K6 p* S7 N " y" E& o' b+ I' N/ t0 O 第四节 大力发展能源产业7 z) x! C. |8 i1 j H, @
6 p3 V2 m& k9 |+ G- G4 G 第五节 积极发展海洋产业' F3 }3 b T# Y/ u
5 `/ P% n% L% \2 w1 I' `/ a
第三章 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 V. z. v1 L% f7 c% f+ J0 E/ `9 U" L
第一节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* j' K$ M, E% z p+ x) @ 9 a: n8 N* a0 a h* u. B9 O9 ~& O9 Z 第二节 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; z$ {# b% k1 [. v! _9 @$ e
2 a3 d, N. B, ?4 k3 S- v6 ? 第三节 加强水利建设9 [1 ?9 U m7 K. L. G9 H
5 ?/ v: I" }0 j" _) | C5 I
第四节 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 4 j$ H! i- @3 x; z% a ( f. o' k( r! g }. r' \/ q/ m 第五节 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 1 T. |# a# v: P: x+ c% [% Q ! \, e+ s8 V$ q, B Q6 ?# f 第六节 培育发展经济强县2 k! k+ K. M$ |6 W6 Y
; ^, x2 e1 O I# k, i" m3 s- {# k4 U 第四章 促进城镇化跨越发展8 e9 P4 N9 n! q8 a# \- B/ e
- b k* l( B- I3 d8 B 第一节 加快壮大中心城市 . O8 z( S% r$ @7 p4 t ( A! _, x3 V! Z5 n8 \ 第二节 培育发展城市群和城镇带 3 \- O+ X6 }+ o: w4 o0 U$ z9 Z, D+ }/ S * I2 m1 l! m5 _! H x 第三节 提高城镇规划建设水平8 z" R# R' K* T# l
4 `* t6 P4 l* r2 j* G 第四节 加强城镇化管理/ K8 ]$ J. A6 D8 a: v9 a, e* w
5 t$ b b. |+ O- m/ O 必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。坚持解放思想、实事求是、与时俱进,勇于改革创新,深化开放合作,加快实施空间换时间、资源换产业、存量换增量的战略,加快推进经济市场化、国际化,加快构建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新高地,加快打造我国沿海经济发展新一极。! ^. j& g, N0 D* ~5 v1 v
0 Y' {" x0 g7 N2 _# q0 |/ U 第五节 主要目标 & ?# d( v. [ v2 M3 A7 B+ T$ Q( u6 M* F( m6 G. Q
按照与贯彻落实国家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重大部署紧密衔接、与中央对广西发展提出的目标任务紧密衔接、与到2020年实现“富民强桂”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紧密衔接的要求,综合考虑今后五年发展趋势、有利条件和约束因素,提出“十二五”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: . g n: X8 `1 c$ t. L; |) r0 N6 V" G# C: X& v, P% l6 W. N
经济平稳较快发展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%,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5%,力争实现地区生产总值翻一番,财政收入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、进出口总额翻一番以上。城镇新增就业190万人,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%以内。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。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。6 X9 y% g0 H3 I: w
$ `+ \, S) J, [( g 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。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5个百分点,服务业增加值比重提高2个百分点,城镇化率提高9.4个百分点。基础设施支撑能力较大提升,城乡区域发展的协调性增强。 / s+ U8 x' s( u# B5 {" M4 Q s9 _+ O
科技教育发展明显加快。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提高8个百分点,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提高18个百分点。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.2%,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提高到3件。! d3 i' c( F7 d2 K. T+ t8 R+ t& c
9 P& M+ t1 P# l. P9 M- w 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。耕地保有量保持在6316万亩。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%,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.45。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%。确保完成国家分解下达我区的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、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和化学需氧量、二氧化硫、氨氮、氮氧化物排放减少目标任务。森林覆盖率提高2个百分点,森林蓄积量增加到6.5亿立方米。 ' r& g& {! c! J2 J: z- w1 @0 \6 ~ 7 D( |- ~: C9 V: D& w 人民生活全面改善。全区总人口控制在5400万人以内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%,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1%。城镇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到540万人,城乡三项医疗保险参保率提高到95%。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50万套,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,贫困人口显著减少。 7 ~- _7 m. D# e' i1 F1 w* C0 }5 }4 b. k& e& H
社会建设明显加强。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善。各族群众思想道德素质、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不断提高,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健全,人民权益得到切实保障。文化事业繁荣发展,文化产业发展壮大。社会治安状况进一步好转,公共安全保障水平明显提升,社会管理制度不断健全,社会更加和谐稳定。8 @+ p9 T% a4 B- g/ g' `. w$ a
! c8 Q, \& Z& E: w$ ?+ H& T 改革开放不断深化。国有企业、财税金融、要素价格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明显进展,政府职能加快转变,创业创新形成新局面,非公有制经济占国民经济的比重较大幅度提高。进出口总额翻一番以上,全方位开放合作水平进一步提升。 . ~( A }% O* _$ ?5 D' R. a2 U2 s, Q7 ]! F* @. c# U- H
经过全区各族人民共同努力,使我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取得实质性进展,综合经济实力、产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,发展成果更加惠及民生,推动“富民强桂”迈出新步伐。 1 L9 Z; `, d7 h$ [ V5 u' ^7 m& y 4 _) ~1 I3 M; o7 g1 J - @. {! z+ Q/ A$ q/ U3 l3 I1 L( f
2 K' A0 K& a9 F1 g$ _1 s C" k8 _7 I9 Y" `
第二章 大力发展现代工业. R/ |. j M4 z8 `
) G* p! ?1 P. o4 x5 y& |
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,适应市场需求、结构调整、消费升级新变化和科技进步新趋势,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,加快发展结构优化、技术先进、配套协作、清洁安全、附加值高、竞争力强的千亿元产业和新兴产业,尽快做大做强做优工业。* {# p! I& Q" z' A
" c2 e, @( t" l0 \% M
第一节 发展壮大千亿元产业 # H. f; L. z$ ^" i( K0 T5 z! Y2 F4 L' q, z' u
深入实施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,全面落实配套政策,加大技术改造力度,淘汰落后产能,建设重大工业项目,鼓励企业在研发设计、过程控制、企业管理、营销物流、人力资源开发等环节集成应用信息技术,加快实现千亿元产业发展目标。食品产业,重点提高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水平,健全食品安全质量体系,提升全国糖业重要基地的地位。汽车产业,依托大型骨干企业,重点发展以中型轿车为主导的乘用车,巩固微型汽车在国内市场的领先优势,支持商用车扩大市场份额,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汽车产品体系,大力发展汽车零部件,加快建设柳州汽车城。石化产业,按照炼化一体化要求,重点发展乙烯、丙烯、芳烃等石化产品,建设全国重要的石化基地。电力产业,重点发展清洁能源,打造多元、稳定、经济、清洁、安全的现代电力产业。有色金属产业,重点延伸铝、铜、镍等产业链,实施铝电热结合,推进铜、锡、锑、钨、铅、锌、铟和稀土等精深加工,加快发展百色生态型铝、南宁和来宾铝深加工、柳州和河池有色金属新材料、防城港镍铜加工等产业,建设全国重要的有色金属产业基地。冶金产业,重点发展系列精品钢材及锰系、镍系合金等关联产品,建设全国重要的钢铁基地和锰系深加工基地。机械产业,重点发展机电一体化、数字化、智能化产品,建设区域性机械装备生产及出口基地。建材产业,重点发展太阳能光伏玻璃、优质浮法玻璃和建筑卫生陶瓷等产品,大力开发绿色环保新型建材。造纸与木材加工产业,重点发展林浆纸一体化及造纸深加工产品,积极发展环保型林化工和木材精深加工产品。电子信息产业,重点发展电子终端、软件、新型电子元器件及电子原材料等产品,建设北海、南宁、桂林、玉林、钦州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。医药制造产业,重点发展现代中药和以壮瑶药为重点的民族医药,大力发展检测、诊断、治疗等医疗器械。纺织服装与皮革产业,重点发展茧丝绸及服装系列加工和环保型制革产品,发展林浆纺一体化产业。生物产业,重点发展生物医药、生物育种、生物肥料等生物技术和产品,加快建设南宁国家高技术生物产业基地。修造船产业,重点发展船舶修造及配套产业,建设沿海和西江修造船基地。到2015年,力争食品产业年销售收入超3000亿元,汽车、石化、电力、冶金、机械、有色金属产业均超2000亿元,建材、造纸与木材加工、电子信息、生物产业均超1000亿元,医药制造、纺织服装与皮革、修造船及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均超500亿元。 . h+ Z( U9 m2 r h7 Q( r0 Q4 a- [, ~& d M- q
专栏3:千亿元产业建设 1 I9 O. P; `7 |6 Z* c 1 V* s/ w; ^( A1 c; G 食品产业:重点建设一批制糖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,粮食及饲料、食用植物油深加工和综合利用,卷烟产品结构提升,及六堡茶等特色农产品深加工项目。1 S7 w3 W9 T, b4 x* e6 F7 s& {
7 L$ a1 Y2 ^0 a7 E) y
汽车产业:重点建设上汽通用五菱乘用车、东风柳汽商用车、一汽柳特卡车、桂客集团中高档大型客车及纯电动公交车、柳州运力专用汽车等,以及发动机、变速器、驱动桥、轮胎、轮毂等零部件产品。扶持柳州五菱集团、方盛实业组建超大型零部件集团,桂林零部件生产基地建设。6 y; W: F. u' }9 X6 q& E( K
9 E$ G% o, Z$ ^ 石化产业:重点建设中石油钦州炼化一体化二期、中石化铁山港炼化一体化、广维生物化工VAE浮液二期、玉林龙潭重交沥青及精细化工等工程。 2 E% {" g$ B1 y6 }) j& f# ~. O- A7 m; b
电力产业:重点建设清洁能源、大容量燃煤机组和电网等工程。- y. t, @- z) h- }6 x0 n) r
$ b9 o! F; P! k 有色金属产业:重点建设平果铝结构调整、金川防城港有色金属原料深加工、有色集团梧州30万吨再生铜和30万吨再生铝、桂中铝深加工基地、百色新山铝工业园铝深加工产业群、华银铝结构调整、南南铝大规格高性能铝合金板带型材、桂东电子铝光箔、河池南方有色铅锌联合冶炼、河池金山100万吨多金属回收等工程。 : w! a# u& O8 U0 Y3 @8 H* L( i. D2 D& N$ F% N
冶金产业:重点建设防城港钢铁、中信大锰锰深加工和崇左、来宾铁合金循环经济示范,以及龙潭镁盐等深加工项目。' D0 r/ n5 e# v! G
5 o' s) H0 |6 N, Y7 G 机械产业:重点建设柳工工程机械装备制造、玉柴新一代高效节能系列柴油机、桂林数控机床及铸锻件、上汽通用五菱高效节能小排量汽油发动机、桂林多功能系列农林机械、梧州海洋起重机械、贵港船舶机械装备制造等工程。 + ]* a- f. A7 p8 i+ f. \; o! a) ~ i
建材产业:重点建设华润、海螺、台泥、鱼峰等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,合浦高岭土深加工、桂林滑石深加工、北流日用陶瓷、梧州建筑陶瓷、贺州改性超细粉体及新型建材等工程。& l- A7 ~, |+ z/ j6 |5 a0 ^, M" L5 V
2 m# Q2 x6 U9 P# L 造纸与木材加工产业:重点建设北海林浆纸,金桂林浆纸二期,梧州林浆纸,贺州林浆纸,柳州竹浆纸和造纸深加工,环保林化和木材精深加工等工程。 / S$ \' V* T+ X: B7 d/ J- T$ t # a/ N2 z$ e5 _& |" C! } 电子信息产业:重点建设北海电子信息产业园、南宁软件园、南宁富士康电子产业园、桂林国家高新区信息产业园、柳州信息产业园、钦州电子产业园、梧州光电产业园、贺州电子产业园等工程。 / u7 H; g% X, _# n+ A$ t7 ^$ a) U3 e$ F + ?& X% c$ ^* w7 g0 p3 v8 j4 Y 医药制造产业:重点建设国家基本药物重大疾病原料药基地项目,以及中药、壮瑶医药、化学药、特色中药材深加工等工程。 5 e: h5 a/ m2 w4 r7 `1 u4 }7 t3 B
纺织服装与皮革产业:重点建设茧丝绸、林浆纺、棉纺织、剑麻制品、服装、羽绒、家用和产业用纺织品、皮革等工程。 5 D& N0 E' f- ~* H: N. ]# m; G- ^0 h# ]% N) j) [- _
生物产业:重点建设生物能源、生物材料、生物农业、生物环保等工程。) f( H: T& k( F6 e3 |
( c) D/ ]! _) s: o
修造船及海洋工程装备产业:重点建设沿海和西江修造船基地,及海洋油气、海洋化工等海洋装备工程。 ; I% X1 g! A1 G6 ]1 f) x. s6 J2 a5 D; b
第二节 提升工业整体素质 + h% \4 f4 K' @( U i' @1 F9 f% @1 c0 i7 w9 {$ Q1 }5 ~7 C% G. m
重点围绕汽车、机械、石化、冶金、有色金属等产业领域的骨干企业,加快企业技术进步,强化质量和技术标准,促进产品升级换代,鼓励品牌创建,实施制造业信息化服务增效工程,推动企业强强联合、跨地区兼并重组、境外并购和投资合作,提高产业集中度,尽快把上汽通用五菱、玉柴集团、柳工集团、钦州炼油厂等培育成为销售收入超千亿元的强优企业。重点围绕国家级和自治区级产业园区,完善基础设施,提高投资强度,加大招商力度,创新管理机制,加快项目入园集聚,形成以产业链为纽带、专业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,尽快把南宁、柳州、桂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柳州汽车城园区、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、铁山港工业区、玉柴工业园区、梧州进口再生资源加工园区等培育成为总产值超千亿元的产业园区。重点围绕“专、精、特、新”,实施“千家中小企业成长”工程,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,促进中小企业创新转型发展,提升专业化分工协作水平,尽快培育一批销售收入超亿元和超10亿元的优秀企业。, F Q3 K& {& W( d* M' Q- G
' Y2 d$ W& a( ?' U& Y$ u8 ]
专栏4:产业提升工程& e$ d* w5 \1 g# q5 d, L
$ ^. C: y! o) r/ q 重大科技攻关工程:铝精深加工、新能源汽车、非粮生物质能源、制糖、工程机械、电子信息、粮食安全、桑蚕茧丝绸、特色优势水果、罗非鱼、畜禽安全、桉树、节能减排、中药现代化、海洋产业、江海生态、金属尾矿资源综合治理、重大疾病防治等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。 2 c2 x) _5 h7 N8 V h. n* G* X" s) k; c
公共检测平台:围绕千亿元产业、重点产业园区,建设18个国家级质检中心和30个自治区级质检中心。0 o1 s7 H9 X5 I& C
! D$ ?9 T5 O, P) x" y& S* Z
重点产业园区:南宁、桂林、柳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北海高新技术产业园区,南宁经济技术开发区、南宁-东盟经济开发区、南宁六景工业园区、明阳工业区、南车工业园区、柳州汽车城园区、柳州阳和工业园区、柳州河西机械产业园区、桂林苏桥工业园区、桂林西城经济开发区、梧州陶瓷产业园区、梧州进口再生资源加工园区、铁山港工业区、北海工业园区、防城港大西南临港工业园、防城港企沙工业区、钦州保税港区、钦州港综合物流加工区、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、贵港(台湾)产业园、贵港江南工业园区、玉柴工业园区、玉林龙潭产业园、田东石化工业园区、百色新山铝产业示范园区、贺州旺高工业园区、河池南丹有色金属新材料加工园区、来宾市工业区、崇左市城市工业区、凭祥综合保税区等。 e B8 v* i. U5 P
4 ^/ [3 d: {" U9 \$ L 产业集群:推进形成食品、汽车、钢铁、石化、铝、锰、镍、工程机械、水泥、陶瓷、造纸、林化工、电子信息、纺织服装、医药制造、生物、修造船、海洋工程装备等产业集群。 + U0 i; o. y; G& i" N" B9 u z5 y: U9 ~$ m; {6 b
第三节 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% X: `4 \* z$ d. S7 d; o i+ L% S
H! L% L: I2 N2 X# [* j 着眼于发展现代产业体系,发挥重大科技专项支撑作用,依托优势企业和产业集聚区,实施产业创新发展工程,加快发展节能环保、先进装备制造、生物、新能源汽车、新材料、新能源、生命健康、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,尽快培育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,逐步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性、支柱性产业。节能环保产业,重点发展高效节能、先进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关键技术装备、产品和服务。先进装备制造产业,重点发展轨道交通装备、航空制造设备、智能制造设备等。生物产业,重点发展生物医药、生物农业、生物医学工程产品、生物制造、海洋生物等。新能源汽车产业,重点发展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、纯电动汽车、燃料电池汽车等。新材料产业,重点发展新型功能材料、先进结构材料、高性能复合材料、共性基础材料、LED发光材料等。新能源产业,重点发展生物柴油、规模沼气、光伏光热发电、风电技术装备、智能电网等。生命健康产业,重点开发养生、保健、养老系列产品。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,重点发展新一代移动通信、下一代互联网、三网融合、物联网、云计算、集成电路和信息服务等。落实国家鼓励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,加快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,建立创业风险投资和产业投资基金,研究建立新兴产业重要产品技术标准,支持新产品应用配套基础设施建设。到2015年,力争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6%左右。 9 Q. j: a" } c* \* n( l9 L8 Y . m# L, f5 K. F 专栏5: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发展工程 + _9 \6 L0 \+ s. ^4 q & m. {5 b% g$ m. b% k" n$ | 节能环保产业工程:重点推进节能产业及产品、污染防治、节能和环保装备制造、固体废弃物处理设备、节能与环保服务和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等工程。% i# M) I7 H$ `) k. ?
$ A2 I8 z8 J m
先进装备制造工程:重点发展高端工程机械、数控机床、内燃机、建筑机械等装备,以及轨道交通装备,建设智能控制系统。9 b6 n! t( ?0 G: I